有時“藏身”於腎臟,有時在輸尿管里“玩耍”,有時會“探險”膀胱……泌尿系結石發作疼、危害大、易復發,不僅會使腎功能受損,一旦感染導致膿毒血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我國泌尿系結石的發病率為1%—5%,面對如此高發的疾病,我們如何才能走出它的“埋伏圈”呢? 泌尿系結石是泌尿系的常見疾病。我們的泌尿系統好比是“下水管道”,包括雙腎、輸尿管、膀胱和尿道,這個“下水管道”的任何部位出現結石都稱之為泌尿系結石。但以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為常見。 泌尿系結石的症狀首先是疼痛,多表現為陣發性腰腹部脹痛或絞痛,疼痛常放射至下腹部、腹股溝、股內側,可伴有噁心嘔吐、腹脹、大汗等,當然有時疼痛症狀也可能不明顯。這種疼痛也容易與膽囊結石、闌尾炎、卵巢扭轉等疾病混淆。另外,還有血尿,往往伴發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,同時可出現尿頻、尿急、尿痛或尿量減少。其次,發熱症狀出現較少,一般見於合併嚴重泌尿系感染患者,體溫常在38.5℃以上。 那麼,如何通過檢查明確尿路結石的診斷?首先是超聲,這屬於無創檢查,是懷疑患有泌尿系結石患者應首選的影像學檢查,適合於所有病人,包括孕婦、兒童、腎功能不全和對造影劑過敏者。還有CT檢查,建議作為常規檢查,可以明確結石部位、大小、梗阻程度等。另外,KUB(尿路平片)和IVU(靜脈尿路造影):可了解結石大小及部位,了解有無腎積水和腎臟功能情況。還有,逆行造影,當KUB和IVU尚不能明確診斷時,可行逆行造影檢查,除明確輸尿管結石診斷外,有時也可了解輸尿管病變的情況。 劉碩介紹,泌尿系結石分為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適應於結石較小(直徑<6mm)、結石以下無梗阻、停留局部時間短(時間<2周)。 方法包括:多飲水(每日約2000-3000ml,晝夜均勻)、多運動;口服α-受體阻滯劑(坦索羅辛等),口服中醫中藥製劑(尿石通、排石顆粒等)及其他促進結石排出藥物(優克龍等)。腎絞痛發作時候,可口服非甾體抗炎藥物(雙氯芬酸、吲哚美辛),肌注阿片類鎮痛藥(哌替啶、曲馬多等),也可聯合解痙藥如654-2(山莨菪鹼)、阿托品及黃體酮等緩解症狀。 手術治療方法包括體外衝擊波碎石術、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、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、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術、膀胱結石鈥激光碎石術、尿道結石鈥激光碎石術、腹腔鏡輸尿管取石術及開放手術治療等,可根據結石的大小及部位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案。 泌尿系結石的治療有三大誤區 誤區一:以為不疼了就可以不治了。 結石患者不痛,並不等於結石不存在了。很多時候是因為小結石卡在輸尿管里不動了,因而患者感覺不到痛了。但是,由於結石堵住輸尿管,很容易造成腎積水,導致腎功能損傷。而腎功能一旦造成嚴重損傷,是不可逆轉的。因此,泌尿系結石特別是輸尿管結石的患者,採用藥物治療的,一般需要吃兩個星期的藥,並需要兩星期內進行複診。如果結石沒有從腎內下移至輸尿管,即使不痛,也需要每隔3~6個月檢查一次。 誤區二:以為體外衝擊波碎石會導致腎損傷。 體外衝擊波碎石在上世紀80年代初在我國開始使用。事實上,小於2厘米的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,如果梗阻不嚴重,可以考慮通過體外衝擊波碎石,只要不超過三次碎石,而且每兩次碎石的時間要間隔兩個星期以上,這樣對腎是沒有很大影響的。而且,這種碎石技術是無創的,患者幾乎沒有任何痛苦,費用相對便宜,在結石復發率上,跟手術或微創取石差別不大。 誤區三:結石排出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。 做完結石手術就萬事大吉?其實結石的復發率很高,有數據顯示,結石術後5年復發率達到30%,這也意味着有三成的結石病患者會面臨復發的問題。所以預防結石復發尤其重要。首先要養成多飲水、多運動的習慣:一般成人每日飲純凈水約2500—3000毫升,可稀釋尿液,沖洗尿路,預防結石形成,避免過多飲用咖啡、紅茶、葡萄汁、可樂、蘋果汁等;其次要控制飲食,對結石分析的結果顯示,絕大多數結石屬於草酸鈣結石,這種結石難以溶石,預防主要是靠減少草酸(如菠菜、韭菜等)的攝入。但有少數結石為尿酸結石,可以通過忌食高嘌呤食物如啤酒、內臟、海鮮等,達到降低尿酸,也可進鹼性食物以鹼化尿液,減少復發。
點擊「打開微信」進入微信,點右上⊕,粘貼ID,添加客服開始免費咨詢!